close

 

喬安還記得,在小學的時候,班上有位同學,算是班級中相當早熟的音樂資

優生。他的音樂性頗佳、技巧也很棒,但是我們每次看到他彈琴都會偷笑-

為什麼呢?

 

原來是因為,他每次彈琴都很像個陀螺--不僅動作很大、不斷搖頭晃腦、

還不斷的在演奏時用上半身畫圓,有一次還不小心撞到了額頭。我們後來好

奇,問他會不會暈,他說:「我不會啊!」但是我們觀眾可都暈了。

 

那幅景象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中,為什麼會動作這麼大呢?

 

原來那時候,他有一個觀念,「要有肢體動作,人家才會覺得你彈得很投

入」。這句話,不算對、也不算錯。適當的肢體動作的確可以在視覺上加強

聽眾的感受,但前提是必須要「適當」;另外,鋼琴界不乏有許多大師級人

物,彈起琴來仿若入定般穩如泰山、面不改色,音樂卻仍舊可以細緻動人、

感人肺腑。因此我們可以得知,肢體動作彈琴投入」有關係,但絕

非絕對的正比關係。

 

「身體」在彈琴時,應該是一種輔助力量的來源,正確地改變身體的重心方

向,便能夠使你在音域、音色、音量的掌控更加嫻熟。喬安有遇過學生彈琴

時,雙手都在高音域,兩隻手與身體離得老遠,不僅錯音增加,音色也無法

提升。這時候,把你的身體跟著移到右邊--你會發現很多問題都迎刃而

解!

 

同樣的,當你不斷的轉動你的身體,導致整個人的重心不斷改變時,便會開

始坐不穩,進而影響到技巧、演奏品質。有句話說得很好:「演奏的當下,

是理性與感性交融的時刻。」演奏者必須將自己內心的澎湃情感(感性)藉

由正確的演奏技巧、曲式結構(理性)表達出來,因此下回練琴的時候,找

面鏡子、錄影機、或是找個人幫你看看--你的肢體動作,對你有沒有真正

的加分作用呢?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肢體動作 練琴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erica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