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樂理,對許多學音樂的人來說,是個夢魘,因為高深的樂理需要相當程度的

邏輯思考。音樂本身是個抽象的藝術,已令許多習慣以視覺接收訊息的人感

到不可費解,更何況要用看不見、摸不著的聲音藝術來衍伸出理論,也難怪

許多人望之卻步了。

 

坊間充斥著許多樂理課本,有給幼兒的、也有給國中、小、高中的學生。依

據不同的對象,有不同的編排。喬安發現,有些學生會有一本樂理課本,上

課的時候老師也會帶他認真的做練習。透過紙、筆的記錄來認識複雜的音

符。若在鋼琴課當中,有鋼琴老師這樣帶領,不只練習時減少許多接收錯誤

訊息的機會,也會讓鋼琴課有更多元的教材,這是很好的。

 

但是喬安也發現,有些學生非常的年輕,年輕到一隻手就可以比出他的年

紀。依據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(Jean Piaget,1896年8月9日-1980年9月16日)

的認知發展理論,在七歲以下的兒童,是很難發展邏輯概念的,而偏偏樂

理在講的全都需要邏輯。所以單純的紙、筆練習是很難讓孩子正確的理解

音符、拍子、五線譜之間的關係;老師帶領他做紙、筆練習,只能帶給他

「正確的答案」,卻不一定能引領孩子「正確的思考」

 

這時候,我們需要更不一樣的教學方式。

 

根據幼稚教育之父福祿貝爾F. W. A. Fröbel,1782-1852)的理論,幼童的

學習主要是透過「玩樂」,這種玩樂不只是單純的逸樂,而是幼童學習的模

式。其中最好的輔助工具稱作「恩物」,也就是一組用來增進感覺發展的教

具,透過實際操作恩物,幼童將學習到的是動手做的實際經驗,更容易納入

幼童的記憶當中。其中最好的恩物是「球體」,也就是圓形的物體。

 

這是喬安為自己的學生設計並製作的教具,使用在教導學生「小節與節奏」

觀念的時候。這是一個熱氣球,下方有籃子。

 

IMG_5405

 

孩子能夠選擇從不同大小的球體當中,選擇適合的球體放入籃子當中,每個

球體都有不同的名字,讓學生來參與命名遊戲,可是相當好玩的一件事呢!

 IMG_5407

 

20130311_213101  

這個遊戲用不同大小的球體代表坐進熱汽球的人,幫助孩子理解。結果顯

示,孩子都相當投入在這個遊戲呢!和各位鋼琴老師分享,很建議使用喔!

 

arrow
arrow

    america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