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指導一個學生演奏蕭邦夜曲,經過了一個月的耕耘之後,昨日上課彈奏得相當感動人心。這個孩子是我帶著從小奏鳴曲一路彈到現在,經歷了許多比賽與音樂會,與我相當有革命情感的孩子。我聽完之後懇切的表達我的感動,這孩子下課後相當有成就感地回家。下課後我跟媽媽說到這孩子的進步,媽媽才告訴我原來這孩子當初要求要彈蕭邦的夜曲,是因為媽媽很喜歡這一首曲子。

 

聽到這個原因,我眼眶一熱。難怪我可以在這孩子的演奏中聽到出「用心」與「真切」。

 

我想到我所指導的一個成人學生,他是一位退休人士,過著相當規律的生活,由於喜歡音樂,每天都會彈琴。由於對自己的高要求,每一首曲子他都會練完整才來上課,但是也會跟我吐苦水「實在是有夠難練的。」但是每次上完課之後他都非常開心、快活地離去,因為我們上課的時候會以「讓音樂充滿畫面」來討論曲子,每一個句子、每一個樂段都好像是一個動畫的畫面一般,充滿趣味。彈完之後,滿心的成就感和喜悅是難以用筆墨言喻的。

 

音樂之中會包裹著「情緒」與「心意」,而這是最誠實與澄淨的,因為「我手彈我思」。當然要能夠以音樂表達情緒,需要技巧與視譜的能力,這是我們彈奏基本練習的用意。在具備基本的彈奏能力之後,我們開始用聲音創造「畫面」。就是這些畫面讓我們感動、感謝與真誠地以音樂對話。這與之前相當知名的「正念」療法似有異曲同工之處:彈奏的同時「覺察」自己的身心狀況,並且專注在每一個音符的演奏之上。

 

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會有「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」一說,一個長時間練習專注與自我覺察的學生,對於耐心與正向人格的培養是大有助益的。無論是以音樂表達自己的感謝,像是那位彈蕭邦夜曲送給媽媽的孩子,或是藉著音樂創造故事、讓每一個時刻都充滿意義感與成就感,像是那位仍耕耘著自己退休後的生活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america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