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學琴,每次上課完,老師都會派一些新的進度與功課,如果學生能夠回家認真練習、消化,一定會讓學習的進度非常穩定且持續進步。但是這些對於小小朋友來說(這裡指的小小朋友是指小學以前的學生),可能就不是這麼美好的想像。許多家長可能一開始會遇到的狀況是,上課都好好地,怎麼回家說要練琴就說不會,或者各種閃躲,這時候家長一定會產生一個疑問:「我需要陪孩子練琴嗎?」

 

我們今天換個問法,如果今天是孩子學校的功課,有些孩子可能可以寫得非常完整,但是很有可能會有小疏漏的;有些孩子可能從一開始根本就會錯意,整篇都寫錯。這時候有些家長可能就會盯著寫,有些則是最後再做總檢查。有家長在家的監督與老師在學校的教學相互配合,學生的學習進展會順利許多。當然也可以讓孩子自己負責自己的課業,但是就有可能會比有大人監督的孩子多一些疏漏,畢竟孩子也都還小,自我監控能力是還需要訓練的。

 

讓孩子在學習中自行摸索,是一個很寶貴的經驗,他會慢慢找到「自己學習」的步調和方法,但是過程中可能會比較多挫折和挑戰,這時候身邊的成人如果能夠提供鼓勵和耐心,可以更讓孩子有信心繼續挑戰。

 

在練琴上亦然。喬安有每次練琴都坐在旁邊陪著練的家長,也有家長自己完全不會,所以讓小孩自己上課、自己練琴的家長。以這兩種練習的方式來說,每次都有家長陪著練的小孩在進度上推展當然是快很多,但是有些會變成「沒有大人在旁邊,我就不會練琴了。」的狀況,有些則不會有這樣的狀況;自己上課、自己練琴的小孩在一開始會比較辛苦,這時候喬安會每次上課課後錄影,利用通訊軟體傳給家長,如果學生回去忘記了,可以看著影片重新回憶老師上課教學的內容,通常在適應一陣子之後,就會逐漸上軌道。

 

練琴是一個需要極高度專注力的事情,它不像是寫功課,寫對或寫錯都可以留下「證據」,最後檢查出來再做更改;彈琴需要在「當下聽出來自己的錯誤」,接著要「知道自己錯在哪裡,改過來才能繼續接下去」,不然可能就會一路錯到底,每個音都覺得怪怪的。所以彈琴是更需要當下專注力的事情,這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,的確是很有挑戰的事情。

 

喬安有一個四歲的外甥,在大約快要四歲的時候開始學琴。喬安希望他學習正確的彈琴方法,學會自行讀譜,搭配穩健踏實的進度,用這些事情培養、訓練他「學習任何事物所需要的積極與專心度」,但是過程並不是放他自己在鋼琴前面摸索,而是每天抽出十幾分鐘,陪他每天練習。新的曲子在頭一兩天會練習比較久一些,但是通常第三天之後就會好很多。過程裡不多加指示,只提醒他要「聽」和「修正」。每次的練習時間也都不會太長,最多到半小時左右,畢竟小小孩的專注力也沒有很久。到了現在,也已經培養他可以自己學習新的曲譜的能力,知道「這裡彈錯了」或者「我要改什麼」的能力,這是喬安非常欣慰、也非常注重的事情。

 

所以,如果您是工作繁忙,真的無法陪小孩練琴的家長,可以和老師一起聯手培養小孩正確的學習態度,但是一定要記得適時鞭策、也要給予孩子鼓勵;若是您願意撥出時間來陪孩子練琴,那這是非常好的,但是也要記得要讓孩子有「自己挑出錯誤」的空間,才不會都仰賴家長的陪伴喔!

arrow
arrow

    america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